冥想式生命教育模式--

          ----震 災 後 的 沉 思  (八十八年十月廿日朝會時間)

校長、各位老師、各位同學:大家好

    今天想利用朝會的十分鐘時間,實施冥想活動。主題是:震災後的沉思,震災後的沉思。

    首先請全體全體同學用最舒服的稍息姿勢站著,"自然地閉上眼睛和嘴巴,進而關上你的大腦,把頭腦騰空"(重複) ,然後,慢慢地跟隨著音樂,走向冥想的世界。(音樂聲放大20秒)

    現在我們把時間回溯到九月廿日晚上,當時你在做什麼,你幾點入睡,時間慢慢地走到廿一日早上一時四十七分,突然之間,天遙地動,室內室外一遍漆黑,伸手不見五指,牆上的書籍、裝飾品,甚至電視、電腦都遙了下來。半分鐘後,驚魂甫定,才知道發生了平生以來最大的地震。

    此時,在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的李遠哲院長,按先停電20秒後才地震及地震每秒傳導四至五公里,而推算出震央可能是竹苗地區,在擔心科學園區,我們雖然幸運躲過一劫,但是,早上起來後,每一家電視台都播報著南投和台中地區天崩地裂的畫面,死亡人數高達兩千多人,災情之慘烈,在每個人的生命歷程中都將是永遠無法磨滅記憶的。

    造橋香格里拉的總經理夫婦和一個八歲的小孩,冒著第一震的危險,衝到樓梯,他的第一個念頭,不走電梯是對的,但是第二個念頭,走樓梯卻錯了,樓梯上一大面的磚牆給他們致命的一擊。

    也不知道有多少人,在大地震中,沒有任何預警和心理準備之下,生命就突然消失了,即使尚安睡於床上,也無法逃過劫難。

    生命的脆弱與無常,在這次大地震中顯現無遺。

    台北飛鷹登山隊十四位隊員,已登過五十到一百多座三千公尺以上高山的記錄,半夜出發對登山隊而言更是家常便飯。然而他們卻在沒有任何徵候,也沒有任何求生的機會的情況下,葬生於高山的懷抱中,連他們的家屬都無怨無悔,因為這是天地之不仁,是大自然的力量,不是人力所能左右的,對於緲小的人類而言,除了接受之外,也只有接受的份。

    可是,當我們看到新莊博土的家,看到東勢、豐原、員林災區卻會懷疑,為何有些新的大樓倒了,而舊的大樓卻還屹立不遙呢?難道除了天地不仁之外還加上人謀不臧嗎?死亡是任何人都逃避不了的,可是,除了上帝以外,誰有權決定人的生死呢?

    人的死,如果來自大自然的力量,任何人都無能為力,也無法埋怨,但是如果是來自別人的傷害,或別人的疏忽,或是人謀不臧所造成,而使一些無辜的人成了犧牲品,這種死就太不值得了。

    陳進興殺害白曉燕,強暴數十位婦女,他的死,來自他自身對社會的殘害,他是罪有應得。

    但是,對於平白無辜的兩千多條生命,為何在一夕之間就消失了呢?除了對死者抱著一份同情外,對於自己能還活著,是否也要感謝上天的恩賜,就是因為死的是他們,所以我們還能活得好好的,除了要體悟生命的無常外,更要珍惜我們未死的生命,珍惜我們親人、朋友能夠在此次空前的大地震中得以幸免於難。

    以前,我們為了芝麻小事,和家人大吵大鬧,經此地震之後,我們是否會放寬心胸,加大包容的心呢?

    以前,我們常常以為只要沒有車子通過,在十字路口的紅燈照闖,違規機車照騎,90、100公里以上的時速照衝,經此地震之後,我們是否會此較遵守交通規則,不會輕率的浪費掉寶貴的生命呢?

    生命是脆弱的,而大自然的承受度有限的,要與大自然和諧相處,而不要去違逆自然的規律;珍惜目前所擁有的生命,珍惜目前和家人的和諧關係,珍惜目前所擁有的一切,才能讓我們的生命安全而快樂的維持下去。

    六十四年前,在新城、娥眉、到南莊斷層帶的大地震,死了一千多人,六十四年後的今天,難道完全忘記了嗎?我們是否需要加強防災知識,加強我們的住家的建築結構,乃至於更關心我們目前所擁有的親情、友情和求學的機會呢?

    地震之後,值得沉思的事情很多,你是否也能深深的感念與思考呢?(停)如果你也有你的沉思和想法,請你寫在你的日記上、寫在你的週記上,或是在班會中和大家一起分享。 (音樂聲加大10秒)

    今天十分鐘的冥想到此為止,請大家回到竹南高中的操場來,回到十月廿日上午八點十分來,接著將繼續今天各位同學的各項學習活動。好!現在請慢慢的把眼睛睜開來,把眼睛睜開來。看看左邊的同學,看看右邊的同學,再看看自己,真好,我還能和同學一起學習。    各位同學,今天的報告到此為止,謝謝各位。

 



以下內文出自: http://www3.cnsh.mlc.edu.tw/~gds/gds_park/life_txt/life_think_ed.htm

arrow
arrow

    williaib0ua0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